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
|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
|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下列主张与其相同的是
| A.《墨子》:“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
| B.《明夷待访录》:“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 C.《黄书》:“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者也。” |
| D.汉文帝“弛山泽之禁……除田租税之半” |
《礼记·礼运》中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其中体现社会政治结构变化的语句是
| A.“大道既隐” | B.“天下为家” |
| C.“各亲其家,各子其子” | D.“货力为已” |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一现象是指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 B.新文化运动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 | D.维新思想 |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这种服饰,延续于夏、商、周,直至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对此较全面的认识是
| A.服饰文化包含了人类文化总和 | B.以中国服饰为中心形成了东业文化圈 |
| C.服饰文化体现着落后影响先进 | D.服饰文化既具传承性又具区域影响性 |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敬告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