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 |
第一步 |
第二步 |
| 甲 |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
| 乙 |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
| 丙 |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
| 丁 |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
|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C.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
|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 B.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
| 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 |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策 |
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 | B.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
| 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 | 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 |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
| A.欧洲的人文主义 | B.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
|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