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
|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
| B.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
|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
| D.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最近播出的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齐鲁”思想家,一位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位主张“人性本善”。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
| A.老子、孟子 | B.孔子、孟子 |
| C.孟子、墨子 | D.孔子、墨子 |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
|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
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
|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
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
|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
在《马关条约》诸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
| A.割台湾给日本 |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