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毕仲举书
苏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比:最近 |
B.是天相子也相:祐助 |
C.刍豢满前豢:饲养 |
D.则有间矣间:差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欣然而笑②本期于静而达 |
B.①晚食以当肉②仆常以此自疑 |
C.①若农夫之去草②譬之饮食龙肉也 |
D.①其味与八珍等②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李 姬 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选自侯方域《李姬传》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城旦:一种服苦役的刑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判罪 |
B.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喜欢 |
C.公子盍叩之叩:打听 |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利:贪图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自歌以偿之 ②谨拜表以闻 |
B.①开府惭且怒 ②死且不避 |
C.①乃假所善王将军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①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 |
②海运则徙于南冥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香识见过人,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①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②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
③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④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⑤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⑥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A.①②⑤ | B.②③⑤ |
C.④⑤⑥ | D.①④⑤ |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是阳羡陈贞慧的养女,由于深受陈贞慧的影响,也是一个聪明讲义气的豪爽的女中豪杰,她曾经一个晚上就输掉黄金千斤。 |
B.李姬精通音乐,尤其擅长琵琶词的演唱,但她从不轻易演唱,在与候生分别时演唱后,她就表示再也不唱琵琶词了,以致于开府田仰力邀她来府中一唱,但遭到李姬的拒绝。 |
C.阮大铖遭到时人的非议后,就直接去找当时的才子侯方域,要侯方域出面给他解围,侯方域只好去寻求王将军帮忙。 |
D.从李姬对侯方域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李姬虽然出身不是很高贵,但她是一个忠于爱情,不为权势所折,深明大义的女子。 |
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②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方食 方:正 |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
C.进取于君 进:前进 |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分食食之②食之不以其道 |
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
C.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 |
D.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翻译下列句子
1、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2、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 朱昭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 |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 |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 |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 |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 )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属:写 |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