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 “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直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的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
材料三: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年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1)材料一图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哪一个新国家诞生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3)材料中的人物上台时美国国内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办的?他的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加强对俄国、法国对抗,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也加入德奥军事同盟。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材料三: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会后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1)材料一中军事同盟的核心是谁?与之对抗的另一军事集团叫什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影响是什么?他们推行种族主义的法西斯暴行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英国首相张伦参加了慕尼黑会议,英国法国等国家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推行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三:图二: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三: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将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图一中哪一条是哥伦布的航线____________(写序号)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处所示古文明发祥于哪条重要大河?
(2)图一中②处出现的文明古国名称是什么?
(3)图二文明古迹出现在图一①、②、③、④所示的哪一地方?曾经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文明古国又地处①、②、③、④中的哪个地方?
(4)综合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哪一点是它们的共同点?

从17世纪到19世纪,通过革命或改革,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材料二: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