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图一1954年6月访问印度缅甸
(2)图二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图二1955年4月在万隆
图三 图四乔冠华大笑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4)图四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大河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两条即可)(4分)
读图并回答问题
⑴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分)
⑵ 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
⑶ 指出唐朝与A地区发展关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意义。
在1 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 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它是由谁颁布的?
(5)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当时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材料一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材料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革命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材料一中作者说的“潮流”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意大利爱国者”“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材料三所提及的法国、英国的“革命”、“变革”分别指什么? 在这两场革命中,英国分别有何重大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两例(答出创办者和企业名称)。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3)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和目的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