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写出两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 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 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 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 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 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 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 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 21 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 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 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 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 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 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 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 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 1645 年的 400 余万顷增加到1724 年的 680 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 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 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 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 担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和发展的原因。

(14分)

材料二: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2分)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1分)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分)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2分)

'共筑中国梦'
材料一:古代,中国曾是世界的一大强国,实现了民族的兴盛。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经历了"自强求富梦"、"政改救国梦"、"民主共和梦"、"文化救国梦"等,但都没有圆梦。
材料二:2012年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广东深圳等地进行调研。他表示之所以来到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材料三: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古代中国曾经是当时世界的一大强国,请举出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成就二例。
(2)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在追梦过程中广东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2人)?用史实说明近代的"自强求富梦"是如何在经济、军事方面追梦的?
(3)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指广东(除深圳外)的哪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选广东作为视察地说明了什么
(4)随着港澳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世博梦、航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的实现,"中国梦"正在-个个成为现实。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历程中你有何感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