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代于谦托物言志诗《咏煤炭》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句常被引用来增强某一观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下列诗句中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如今部分国家己经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这表明

A.认识对实践发展只有促进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只有直接现实性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人脑的“阅读惯性”导致。眼睛看到的东西传达到大脑后,会被大脑依据语言习惯进行重组,从而具有连贯的意义。这表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 B.谬误依据条件都会转化为真理
C.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客观的 D.结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
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

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是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六年前当颠覆者乔布斯骄傲地说出“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之时,诺基亚的高管却断言“苹果在手机市场不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六年后苹果如日中天,诺基亚却风光不再。这说明

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C.事物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