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它以中华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0年,“低碳消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在消费中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产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一些商家抓住这一商机,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 B.生产决定消费质量 |
C.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 | D.消费引导生产方向 |
得知国家2011年拟推行阶梯电价(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的消息,消费者王先生在咨询几款电视时,除了价格之外问得最多的就是耗电量。这反映出()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B.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消费观 |
C.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 D.使用价值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
人们的消费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下表所示的关系中,B商品中①②的需求量分别应该____、_____,B商品生产者面对这种变化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
A.增加减少调节生产规模 | B.增加增加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
C.减少减少提高劳动生产率 | D.减少增加降低价格 |
由于今年遭受旱灾而后又持续阴雨,导致某省蔬菜大量减产,价格上扬,与去年同比上涨8.3%。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材料
告诉我们,气候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________来实现。
A.供应量 | B.价值量 | C.供求关系 | D.买卖关系 |
结合上述材料,蔬菜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急剧减少 | B.蔬菜种植成本提高,种植规模减少 |
C.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D.以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价格会相应提高 |
读下图当价格运行到a点时,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企业获利增加 | B.商品供不应求 | C.企业获利减少 | D.商品供过于求 |
2010年9月21日,我国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00美元兑换671.1元人民币,9月26日为100美元兑换669.97元人民币。这表明( )
A.人民币汇率降低 | B.美元汇率降低 | C.人民币贬值 | D.美元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