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依法治国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有利于党的执政方式实现由民主执政向依法执政的转变
②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地位、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要求
①全国人大加快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②党要依宪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
③行政机关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预言破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了。尽管科学家考古发现证明,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一个周期的终点,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但仍有很多人相信末日论,“末日产品”、“末日旅游”如火如荼,只有2012年12月22日的到来,才能宣告布莱恩·达莫托的《2012玛雅末日》彻底破产。上述材料表明(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无限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高速路首次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免费,更有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杠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费用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
A.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 |
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
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