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
材料一:2015年的“两会”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突出了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有专家指出,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材料二:2015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断了腿;二是实行“限时办理”,防止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下一轮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城市因高速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某地政府在学习国外大城市如巴黎、纽约、东京的经验基础上,力求把握城市交通的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大力倡导现代交通理念和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引导其合理使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的意义。(8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创新民主形式,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2011年2月2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假如你与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话题,请你阐述一下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8分)
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还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材料三: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调节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确定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事实,旨在进一步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以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伙伴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和塑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依据。
探究题:本题10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其特有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该主题。中国江苏馆则以“园林+园区=家园”的特色,构建了对世博主题的独特诠释。
发帖:本届世博会倡导的理念有哪些?
跟帖: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请你再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10分)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