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做题  14分)当前,我国的住房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遏制高房价,使老百姓真正能住上房,成为“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2)防止高房价现象的发生,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6年
2010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试描述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信息说明的经济问题。
材料二: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践行包容性增长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2010年我国的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这表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8万亿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如何让8万亿元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略低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8 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 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5.9︰47.1︰47.0。2009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52万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发展海洋产业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目前,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和海洋主权纷争的问题日趋激烈。钓鱼岛、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中国在这些岛屿问题上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复杂的资源和领土主权纷争。
(2)运用政治生活中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既捍卫主权,又能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正式落下帷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直面的热点话题。
材料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国人的普遍关注和祈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到200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46.6%。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城市化率将突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人口。不过,城市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等诸多矛盾也开始凸显。并且,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社会保障与城市管理水平也没有及时跟进。过去,人们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如今,人们则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论意义。
材料二: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近些年名人故里纷争四起。从黄帝、姜尚、老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诸葛亮故里之争,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名人故里纷争四起”的原因。
材料三:有人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参展的重点不是推销产品,而是展示其如何进行城镇化的理念。因此,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应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让城市更适合人类的生存,让人们在城镇里生活的更舒适。
(3)为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某市民拟就当前的城镇建设向有关部门(机关)提建议,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他选择合适的部门(机关)并说明理由。(至少提供三个不同的选择方向,6分)

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1%,创出28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个结果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11月份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带动。食品方面,进入冬季后,鲜果供应减少,鸡蛋产量下降,居民对肉、蛋、菜的消费量增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使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居住方面,进入冬季后,取暖用的煤、电等能源价格上涨,带动居住价格在11月份涨幅的扩大。为了有效遏制当前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16条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蕴含了经济生活的哪些道理?
(2)“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16条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
(3)材料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