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材料二 孔子学院被誉为21世纪传播中华文化的“新丝绸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学堂,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人。目前还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申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材料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9 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多样性和我们的中华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孔子学院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
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2008年5月12日四川8.0级地震袭来,就在这个听到响动就让人战栗的时刻,我们的80个将军率着11万余子弟兵,无食无宿,用血肉之躯去营救普通百姓的生命;就在这个需要“逃命”的时刻,幸存的公安干警都有着失去亲人战友的遭遇,而却迅速组织起来去救其他的群众……
结合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总体上,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我们仍然应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
请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
2010年1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等七部门召开电视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下面是两个网友的评论:
网友“从大山走来”:这场“雨”来得太好了,但愿能洗掉网上的污泥尘埃,还网络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顺民心,遂民愿,我们要为之鼓掌、欢呼!
网友“琼楼”:中央七部委这次行动加大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力度,顺应民意,对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意义非凡;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保护,更是功德无量。
试用唯物历史观的观点,说明国家七部门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式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是科学的。
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