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
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增
长率(%)
2009
12.4
9.6
15.8
5.8
2011
8.6
8.2
13.2
5.2
2013
10.1
8.7
13.7
5.4

注:2013 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1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 元。
材料二:人民网“寄语十八大”,道出百姓心声
网友1:我非常关注房价,如何才能让房价降下来,我们好买的起。
网友2: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希望能够重视。
网友3:多关注下岗工人,多关注低收入群体。控制高收入垄断行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网友4:加大对农村保障制度的实施力度。网友好青年:希望十八大的召开,能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强百姓的消费信心?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以后要是想吃果冻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要是感冒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2012,皮鞋很忙……”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多家厂商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
联想到奸商将“瘦肉精”和“地沟油”端上餐桌;官员擦鞋,擦出权力的傲慢;“医跑跑”跑掉了职业良心;疯狂李阳施展疯狂家暴;18个路人送走了“小悦悦”的生命……这些标志性的道德事件,折射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素有五千年文明的道德国度,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乎,连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怎么扶都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道德滑坡了,但道德的根基还在。从汶川、玉树救灾,到“最美妈妈”吴菊萍,再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国人血管中的道德血液仍在流淌。但“不扶,过不了良心关;扶,过不了责任关”,国人纠结于道德的“两难选择”。
材料二“小悦悦”幼小生命的离去,引发了广东以至全国的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民大讨论。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大讨论,谋求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伦理重塑。“完善法律体系,惩恶扬善,让施救者无后顾之忧”“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正气”等,在讨论中成为人们的共识。
(1)有评论指出:对于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不仅要依法严查,更要加强经济伦理建设。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说明评论呼吁加强经济伦理建设的理由。
(2)(原创)有人认为,“最美”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请你用辩证法知识评析该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8月19日,哈尔滨市市民进行保钓反日游行活动,起始点定在哈尔滨市的两大标志性建筑——龙塔和防洪纪念塔之间。上午,参与游行的人很早就来到龙塔广场,三位鹤岗市的中学生是坐火车连夜赶来的,他们说,参加活动,就是要表达我们学生的爱国情怀!一位外地口音的人告诉记者,他来自陕西,到哈尔滨出差。他说,这样的爱国活动,无论是西安还是在哈尔滨,赶上他都一定要参加!一位哈尔滨参加者激动地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咱们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中国人的吼声!
材料二 沿途一些商服也做出响应,长江路上的顺达商务宾馆就在电子屏上打出了《钓鱼岛是中国的,本店拒绝接待日本人!》尽管游行队伍不断壮大,围观者众多,但游行活动一直在有序中进行,警察正常维持秩序,当有丰田等日本车出现时,警察也悄悄提醒车主迅速离去。
请根据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一

 图表二
注: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②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
材料二 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增速的下降,而是消费增速的明显下降。这个下降与我国潜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调控的重点,既要兼顾短期的稳定投资,更要着眼于中长期的扩大消费,要明确把扩大消费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体制机制、政策安排并不利于消费扩大。因此,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需要尽快推进消费政策调整,除了出台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等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起消费释放的政策体系,争取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翻番。
(1)图表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扩大消费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消费的增长。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 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3)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2010年全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单位%)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作用的大小。
②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一比例约为50%和60%。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供应不足,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降温,制约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材料三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 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的重要纽带。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 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 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2) 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