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今世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1978年到201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从2. 3%上升到近30%。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启动。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开放通商口岸的历史背景及该背景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根据两则材料,谈谈两种“开放”给我们的启示。(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百年前,一群欧洲大陆的失意者坐着“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开启了美国梦;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烟囱高耸、铁水奔流的场景,讲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梦。
(1)请写出材料一中“开启了美国梦”的历史事件?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梦想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
(2)根据材料二回答,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分别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材料三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3)为实现“两弹一星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现如今,中国人民迫切要实现的“中国梦”又是什么?
(4)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深化对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1)根据上述材料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由哪些?
(2)材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请问这些成就又有哪些?
(3)材料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请问是在哪次会议中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的?
(4)材料中习总书记讲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是指什么?
(5)自建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的走向未来有哪些深刻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识图答题:

(3)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4)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
材料四完成下列表格
(5)

人物
代表作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①______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杜甫
三吏、三别
②________
张择端
③___________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曹雪芹
④___________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6)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近期一篇《中国梦的见证》的文章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祖父的见证】
我们的祖父祖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他们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
——《中国梦的见证》
(1).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上述材料中“积弱积贫”的原因。“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父亲的见证】
父亲母亲出生于日寇的铁蹄下,他们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梦的见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中“父母”见证了哪些“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举两例即可)
【我们的见证】
我们这一代出生于“文革”的动乱年代,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也见证了新世纪的新生活,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梦的见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了开启“新世纪的新生活”,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新生活开启之后“我们”可以见证中国外交上哪些成就?(至少两个外交成就)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2分,写出两个事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