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O3+Cl==ClO+O2 ΔH1,ClO+O ="=" Cl+O2 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 ="==" 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O3+O ="==" 2O2的ΔH = E1-E3 |
B.反应O3+O ="==" 2O2是吸热反应 |
C.ΔH = ΔH1+ΔH2 |
D.氯原子没有改变O3分解反应的历程 |
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A.Cl2通入水中 | B.Cl2通入Na2SO3水溶液中 |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 | D.NO2通入水中 |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
B.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路,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 |
C.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和100nm之间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关于化学物质和反应类型关系正确的是()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
C.密度大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
D.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科网 |
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