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2 他在前往哈密的时候,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新疆的决心。
材料3 (他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材料4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请回答:
(1)上述言行分别出自谁?
(2)他们具有的相同的情感特征是什么?
(3)他们的事迹都很感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是谁的什么事迹?
(4)你还知道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过程中有什么人可以和上述四人相提并论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
(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各2分,共6分)
A;B;C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观察上面的“丝绸之路图”,指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并将它们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起点)— 河西走廊— 葱岭(今新疆地区)—安息(西亚)— (终点)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3)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

材料二: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什么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
(2)这次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1)诗中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2)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