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永远放弃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安徽庐江县盛桥政府网站的“走进盛桥”栏目介绍:(盛桥)1958年11月撤区建社,原区成立两个人民公社,即盛桥人民公社和魏岗人民公社,盛桥、魏岗人民公社各下设四个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1985年改乡设盛桥镇。盛桥从人民公社过渡到乡镇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太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D.盛桥人民群众的要求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

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幅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
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A.士商地位平等 B.崇尚“富而好礼”
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淡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