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集资料时找到了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A.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的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1877年,唐廷枢奉李鸿章之命筹办开平煤矿。下图是开平煤矿外景及其所发行的股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采用机器生产
②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物
③吸收部分民间资金
④产品除满足军事工业需要外,还投放市场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在某中学关于“上海专题史”探究学习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如下)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最佳主题是( )
1 1866 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 1872 年—轮船招商局建立
3 1922 年—中共二大召开 4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5 2010 年—举办世界博览会

A.上海—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B.上海—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
C.上海—中共成长的摇篮 D.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