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
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
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
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18年11月17日,《时报》登载《文明女悬挂招夫牌》:“女学士周x x,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山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x x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以下是对这份征婚广告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女子受到门当户对旧观念的影响 |
B.该女子个性独立,受到西化影响较大 |
C.该女子生活在国民都主张婚姻自主并成为时尚的年代 |
D.该女子深受新文化运动的观念影响 |
图为《黑龙江省公私合营企业股票证》,图中的公章为“公私合营东华印刷厂”,发证日期为“1956年11月15日”。当时国家颁发此凭证的目的是
A.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
C.对私人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发展多种经济,促进经济恢复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反抗外来侵略 | D.救亡图存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