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中写到:“如果美国关注欧洲事务,欧洲和平就有了保障。”下列不属于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的是()
A.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提供方便 |
B.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
C.苏德战争爆发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
D.提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法国人民去参观世博会时唱着国歌《马赛曲》 |
B.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C.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向人们放映电影 |
D.人们在卢浮宫欣赏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
右图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阶段英国确立了代议制 |
B.②阶段英、法两国迅速崛起 |
C.③阶段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
D.④阶段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
据统计,《十二铜表法》中私法属性的民事法律在整个法典约占总条款的49.2%。其中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占总量的35.2%。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占总数的14.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公民法注重调解个人财产关系等民事纠纷 |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
C.罗马习惯法中有不少涉及私法的内容 | D.公民法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