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联邦制为什么能够取代邦联制在美国建立?
从政府各部门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一位工作勤勉的君主。她通常从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每天要批阅数十种文件。在白金汉宫,她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熄灭的。但据英国2005年11月公布的民意测验显示,王室的支持率已从1983年的65%降至32%。只有20%的年轻人认为王室对英国仍具有重要性。换句话说,王室的存在已没有多少意义。据报道,许多英国人对王室的奢侈、远离公众及种种脱离现代社会的陈规陋习颇为反感。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国的君主没有实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英国的君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材料二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不是再生而是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材料二:……自今而后,非经国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亦不宜因此等负担,或因拒绝此等负担,而对任何人命令其答辩,或作答辩之宣誓,或传唤出庭,或加以禁闭,或另加其他折磨或困扰;亦不宜使任何自由人因上述种种致遭监禁或扣押;陛下宜调离上述海陆军队,俾民人等今后不再受累;又上述执行戒严法之钦差亦宜撤废;又今后不宜再委何人任此类特职。或令其以上述方式执行其职权,恐其有所凭借,竞违背国法民权,使陛下臣民皆有遭受陷害或被处死之虞。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查理”“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议会和国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