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帝制孙中山】 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的作用。
【当家作主毛泽东】 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各是什么?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富裕强盛邓小平】 材料四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出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复兴追梦习近平】材料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大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
(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六 如下图
(6)结合材料五、六的内容,分析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德州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科技发展史”的探究主题,请你帮助完成其中的两个步骤。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重大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产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请写出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368年之间中国在医学和印刷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2)近代中国,在修建铁路和制碱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列举这两个领域出现的杰出科学家并说明其主要成就。
(3)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三次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三个新的时代。请写出这三个时代的名称。
第一次: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
步骤二:反思历史,总结评价
(4)试用一句话评价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如图,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以下四幅图片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风雨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让我们以图片为线索一起来回顾那段光辉的岁月吧!图1图2图3图4
探究一: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结合图1写出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
探究二:图2是《长征路线图》。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探究三:图3再现的是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生。
(1)开国大典举行的具体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四:图4记录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后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材料三: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如图,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图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这次活动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和明朝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
(4)图四说明清朝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唐、明、清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极为兴盛。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古代中国的瓷器外销以昌南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把瓷器直接称为“昌南”,就是China。这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材料三: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1)这三种东西是什么?请用句简洁的话概括他们的作用。
(2)那时,瓷器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请说出中国的瓷都在哪里。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