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2分)
(4)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识史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照片一展示了中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住着房子。
照片二中的人物被全世界华人尊称为“”

照片三拍于陕西的西周墓地遗址,照片四是西周著名的五祀为西周凭借制度,巩固了国鼎,这是商周时期家的统治。文明的重要代表。
(2)上述照片所反映中华文明呈现什么特点?(写出一点,2分)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图片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
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
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2)材料二中他作为教育家“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

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谣一中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歌谣二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措施?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4分)
(3)材料中体现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识图知史】
(1)请仔细观察与阅读下列图片,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探图识史】
(2)据图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何特点?
(3)图一到图四分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的探索?
【解图悟史】
(4)中国近代化对当今中国现代化有何启示?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分别与哪几个条约的哪一项规定有关?
(2)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
(4)导致老人历尽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