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下图为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该区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形成于隐伏断层之后
B.变质岩形成于形成于岩浆岩之前
C.地点③和④形成于不同的年代
D.甲地的砾石堆积物都来源于岩浆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2),回答第4~5题。

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表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0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南昌,其根本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 B.气旋活动的影响
C.副高的控制 D.江淮准静止锋

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是

A.雨带的进退 B.地形的影响
C.冷空气南下 D.江淮准静止锋

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这一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后得出的(这种方法可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如1吨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1 GWP。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 10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全球变暖潜
能值(GWP)
对全球气候
变暖的现有
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1500—34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25
15
N20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读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氟烃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B.25吨甲烷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
C.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一氧化二氮
D.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与其生存期无关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最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长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右图为我国北方一个村庄四种农产品产值比重图,辨析并回答5~ 6题。

该村的农业产值比重构成不可信,不可信的农产品项目可能是:

A.苹果 B.小麦 C.乳产品 D.柑橘

该村庄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为:

A.科技 B.政策 C.劳动力 D.市场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虚线为等潜水位线,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3~ 4题:

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若此时沙洲面积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河流自东向西流
B.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加快
D.河水季节性冲刷和沉积导致沙洲面积季节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