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升至46.6%;同时,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材料二:“新常态”定义了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 - 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目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材料三:《人民日报》头版连发5篇评论员文章,从“新”、“严”、“实”、“廉”、“清”五方面概括党内生活“新常态”的特点。文章写道,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文章指出,严肃党内生活,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如何改作风?文章提出6方面要求:落实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廉”字,崇尚一个“清”字,倡导一个“敢”字,牢记一个“党”字。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13年劳动节放假安排为4月29日(星期一)至5月1日(星期三)放假调休,共3天。而在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熟称“黄金周”的7天长假。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大了对景区的破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2007年底,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为解决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建议。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费尔巴哈反驳贝克莱:“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
根据材料,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9分)并谈谈你受到的启示。(4分)
走基层、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是党和政府的一贯要求。2012年6月初,福建省三明市决定组织市直机关挂钩帮扶全市118个后进村,县直机关挂钩帮扶413个一般村。帮扶干部带着诚意走访群众,肩负责任联系群众,充满感情服务群众,同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连心沟通、手拉手帮扶,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帮扶干部采取调研座谈、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开展调查走访,重点联系老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