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第二的气体
(2)钙元素
(3)二氧化硫
(4)干冰是由 元素组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结合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1);
②实验室选择A装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也可选择B装置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同一种黑色固体药品,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2)作用。请你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采用D装置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木条验满,这说明氧气具有(4)性质。
③若实验室用C、F装置组合制取某种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5)
Ⅰ.反应物是块状固体和液体
Ⅱ.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Ⅲ.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Ⅳ.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Ⅴ.制得气体难(不易)溶于水
Ⅵ.制得气体易溶于水
④实验室选择AD装置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共制得0.05mol二氧化碳,该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6)mol。若反应中共消耗50g稀盐酸,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7)
溶解度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100g水) |
13.3 |
31.6 |
63.9 |
x |
169 |
246 |
Ⅰ.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g/100g水。
Ⅱ.40℃时将31 g KNO3固体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为(9)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10)g。
Ⅲ.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 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KNO3质量/g |
40 |
50 |
60 |
70 |
H2O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溶液质量/g |
90 |
100 |
105 |
105 |
由实验可知(11)
A.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B.乙恰好形成60℃时的饱和溶液
C.丙和丁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100g水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12)
A.小于40℃ B.等于40℃ C.大于40℃ D.无法确定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 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1)。
② 家庭中可用活性炭作为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2)作用。
③ 草木灰(主要含碳酸钾)浸出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看到火焰呈(3)色。
④ 尿素[CO(NH2)2]是一种优质的(4)肥(填“氮”、“磷”或“钾”)。尿素的摩尔质量为(5),1.5mol的CO(NH2)2分子中约含有(6)个碳原子。
⑤ 给试管里的胆矾晶体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7)。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11);
②加入试剂X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③加入试剂Y的化学式是(13),请分别分析:Y不足量或过量时,对本实验是否有影响?请说明理由。(14)
下图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请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Ⅰ的名称(1);
②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3);
③D观察中到的现象是(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
④E中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6);
⑤在G装置上画出用排水法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的方法(7) (在答题纸上画图表示并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