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常应用于有机物的反应和分析之中,某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0O2 为测定其结构做如下分析:
(1)为确定羟基的个数, 将1mol A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说明A分子中含羟基 个。
(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2,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3)A在Cu催化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有机物B,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4。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4)1mol B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有机物C,同时得到银 克。将生成的有机物C酸化后得到有机物D。已知A,D在一定条件下可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写出E在足量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有机物F是有机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mol F与足量钠反应同样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且F能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试写出满足此条件的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 (只写出一种即可)。
聚酯纤维是目前产量第一的合成纤维。它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个峰,峰值面积比是2 :3。
①W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②生成W的反应类型为。
③J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若G的摩尔质量是116g/mol,其分子中含C为41.4%、含O为55.2%,其余为氢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a. A的同系物中可能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反应I需要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完成
c. W与A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在B中滴加AgNO3溶液不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3)完成化学方程式
①C→D:。
②反应II:。
③形成G:。
(4)①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J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是;
a.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1mol J能与最多3molNaOH反应;
②若1mol J最多能与4 molNaOH反应,写出J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③生产中为提高产品质量,将粗品J溶于热水、过滤、,获得J的精品。
铁盐、亚铁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备FeSO4
①制备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若要提高FeSO4生成速率,采取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使用浓硫酸与铁屑反应
B.使用磨细的铁粉反应
C.控制温度在50~70℃
D.控制温度在80~100℃
②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常会伴随发生反应:4Fe2++O2+4H+ 4Fe3++2H2O
若要减少产品FeSO4中Fe3+的含量,采取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控制稀硫酸的浓度不能太高
B.用去O2蒸馏水注入浓硫酸配制反应所需的稀硫酸
C.反应中保持n(Fe)/n(H2SO4) >1
D.反应中应经常添加Fe2(SO4)3搅拌
③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进行、冷却、过滤、洗涤即得FeSO4·7H2O晶体。
(2)工业上用含有少量Cu、Al的废铁屑制备Fe2(SO4)3
其反应及操作流程如下:
①加入NaHCO3并搅拌,将混合液pH调控至范围内,使杂质沉淀过滤除去。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Cu(OH)2 |
开始沉淀 |
2.3 |
7.5 |
3.4 |
4.7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6.7 |
②反应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生产中,将反应Ⅱ产生的NO配比一种气体X,混合后重新通入反应Ⅱ中,该设计的目的是,气体X与NO配比的比例是。
(3)用Fe2(SO4)3处理含S2-污水时,有黑色沉淀及淡黄色悬浮物产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7;X的离子与NH4+具有相同的质子、电子数目; W与Y的氧化物均能导致酸雨的形成;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用电子式解释X与W能形成化合物X3W的原因。
(3)X3W遇水可释放出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A,化学方程式是。
(4)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XZ溶液从阴极释放出气体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已知W的单质与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气体A,即: W2 (g)+3B (g) 2A(g) △H =-92.4 kJ・mol―1
在某温度时,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定的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 |
浓度(mol/L) |
||
c(W2) |
c(B) |
c(A) |
|
第0 min |
4.0 |
9.0 |
0 |
第10min |
3.8 |
8.4 |
0.4 |
第20min |
3.4 |
7.2 |
1.2 |
第30min |
3.4 |
7.2 |
1.2 |
第40min |
3.6 |
7.8 |
0.8 |
①W2的平均反应速率v(0min~10min)/ v(10min~20min) =;
②反应在第10min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加B的浓度
③若反应从第30min末又发生了一次条件改变,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a.更新了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A的浓度
已知:
I.
II.
以1、3—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反应④。
某有机化合物经分析,含碳的质量分数为90%,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0% 其蒸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60,则:
I.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II.经红外光普测知A为苯的同系的,且核磁共振氢普峰面积比为3:2:2:2:3,则其结构简式为:
III.其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①.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
②.B→F的反应应类型,高分子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
③.E→G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