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A从B的左端以初速度v0=3m/s开始水平向右滑动,已知M>m.用①和②
分别表示木块A和木板B的图象,在木块A从B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二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消失 |
B.摩擦使笔套带电 |
C.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
D.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4N,GB=5N。A用细绳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F=3N,则细绳中的弹力FT及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A.9N和0N B.7N和2NC.3N和6N D.1N和8N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直线甲、乙所示。则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
B.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
已知一个力F=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30°(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 |
B.![]() |
C.10N | D.20N |
两个互成角度(不为零或180°)共点力F1、F2的大小均为10N,则它们的合力
A.一定大于10N |
B.可能等于1N |
C.方向不可能与F1相同 |
D.方向不可能同时与F1、F2的方向垂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