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更加勤劳 |
B.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
下图中,较正确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