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
C.封建专制统治已经陷入了全面危机 |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了严重动摇 |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提出“致良知”学说 | B.主张儒、佛、道并重 |
C.创立了理学体系 | D.致力于复兴儒学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 B.老庄哲学的影响 |
C.韩非思想的影响 | D.墨家学说的影响 |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
B.主张削弱君权 |
C.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