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
|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
| 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 |
| 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
| C.指责皇帝“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 |
| D.主张“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说这句话的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 , 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 , 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 提出了
| A.博学于文 , 行已有耻 | B.天命论、生知论 |
| C.天下为主 , 君为客 | D.工、商皆民生之本 |
下列著名思想家的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A.③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② | D.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