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

A.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图表.指出1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 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1866年商人方举赞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雇佣工人加工、制造船舶零件。上述表明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
C.洋务运动兴起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