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4)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变法的历史信息?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2)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经济形式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93年法国和俄国结为同盟,面对这一腹背受敌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仍然固执的转向“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以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因此,英国主动向德国靠拢并进行了三次同盟谈判都失败了。
材料二 数百年的商业积累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最终进入“帝国时代”,这意味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1)“阳光下的地盘”是指什么?英国同德国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何在?
(2)怎样理解“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材料三、“凡——华”体系播下了更多纷争的种子,它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注定它是短命的,并要孕育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
(3)为什么会有这种断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一、一些倾向共和的华人组成一个叫“福字敢死队”的团体,在几处热闹的地段大声疾呼,一面痛斥留辫者之奴性不改,一面拦住拖辫人,交与剪刀令其自剪。
—— 王淼《民国初年上海滩剪辫趣闻》
材料二、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拖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默然。—— 肖炜 《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
(1)“福字敢死队”剪辫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辜鸿铭说“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后来“同学脑袋里的辫子”是如何剪去的?

材料一所谓“多极化”,并不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一极”。能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国家一般具有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当然,极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
(1)按照这一理论,你认为“极”的含义是什么?在当今世界符合这一条件的“极”有哪些?试举一“极”说明其成为“极”的原因?
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2)材料中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怎样理解“两个联盟主次关系”的变化?
材料三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大大超过事件本身,而且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也超出了“反恐”战争的意义。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的“反战”与“主战”之间的较量,实质是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问题的较量。
——以上材料均出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3)怎样理解这一“实质”?

材料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12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至此我省总共有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5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此前经过公示的我省12个“非遗”项目全部正式入围该名录。
在我省成功申报的12个项目中,有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琼剧、南海航道更路经(指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
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即木偶戏)
 ——《 海南日报》 2008-06-16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12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