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质勘探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后,得到如下表数据。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地点 |
甲 |
乙 |
丙 |
| 数据(m) |
500/300 |
300/50 |
500/300 |
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 B.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 |
| C.修建一条南北向走向的隧道最适宜的选择是乙地 |
| D.甲丙处钻井会发现同一含煤层 |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
|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岩 | D.喷出岩 |
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 A.⑥②⑦① | B.⑦⑥③① | C.⑤⑥③⑦ | D.④③②① |
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 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
|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
| 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结合下图 “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问题。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读下图,回答问题。
该区域的地势特征为( )
| A.东南高西北低 | B.南高北低 | C.北高南低 | D.东北高西南低 |
关于图中水库( )
| A.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取水地 |
| B.夏季蓄水水位达最高 |
| C.水质较差,需经特殊净化后使用 |
| D.图中输水工程是为缓解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的问题 |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14.6 °S, 47.8 °E, 海拔 57 m)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 平均气温℃ |
26.4 |
26.5 |
27 |
27.2 |
26.4 |
25.1 |
24.6 |
24.7 |
25.3 |
26.4 |
26.9 |
26.8 |
| 降雨量mm |
428.6 |
396.6 |
199 |
83.3 |
21.4 |
6 |
6 |
5.8 |
12.8 |
49 |
132 |
299.5 |
乙地(18 °S, 44°E, 海拔 23m)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 平均气温℃ |
26.9 |
26.8 |
27 |
26.5 |
24.7 |
22.9 |
22.6 |
23.2 |
24.5 |
25.9 |
26.9 |
27.1 |
| 降雨量mm |
306 |
288 |
122.3 |
30.7 |
9 |
2.8 |
4.7 |
3.9 |
5.8 |
14.7 |
49.2 |
194.8 |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 A.甲为热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 |
| B.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
| C.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 |
| D.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
甲地旱季比乙地短,降水量更丰富,主要原因是( )
| A.两地地形位置不同,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 |
| B.甲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时间比乙长 |
| C.甲地受暖流影响,乙地受寒流影响 |
| D.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比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