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时09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嫦娥”奔月旅程正式开始。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入月表指定区域,成功完成硬着陆。
材料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为27天7小时多。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中,大约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A.494 B.482 C.18 D.30

下列关于月球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B.月球上昼夜交替比地球快
C.月球上看太阳西升东落 D.初一看到的是月球正面,十五看到的是月球反面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表面时

A.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B.减缓月球的自转速度
C.主动撞击,碎片受月球吸引,不会成为太空垃圾
D.燃料耗尽,受月球吸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撞击

从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照片显示,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月坑,这些月坑是

A.人类发射的月球卫星撞击而成的 B.月球上火山喷发形成的  
C.大量陨石撞击而成的   D.月球上的岩溶地貌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地球公转速度要快 ②地球公转速度要慢
③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④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发射时北京已进入夜晚②撞击时北京已进入夜晚
③发射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④撞击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 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 极昼时间长
B. 极夜时间长
C. 空气稀薄、干燥
D. 海拔高,离太阳近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

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山脉的隆起②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③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④潮汐现象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