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
|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
|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
|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
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
|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陪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稻瘟病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后代F2中出现抗倒伏且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和DdRR,l/8
C.ddRR,1/16和ddRr,1/8
D.ddRr,l/16
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④中的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细胞②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母细胞 |
|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
| 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
| D.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 D.“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