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18.0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mol·L-1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

A.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B.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C.用量筒量取ml的18.0mol·L-1的浓硫酸;
D.将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的烧杯中;

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F.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的容量瓶中;
G.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1)填写上述步骤中的空白:C           ;D将          注入           ;F           
(2)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3)试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①洗涤了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③溶解硫酸用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

KClO 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 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a中的试剂为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3)d的作用是   ,可选用试剂   (填标号)。

A.Na 2S B.NaCl C.Ca(OH) 2D.H 2SO 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     ,干燥,得到KClO 3晶体。

(5)取少量KClO 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 4振荡,静置后CCl 4层显   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 3的氧化能力   NaClO(填"大于"或"小于")。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mL1

溶解性

甲苯

92

﹣95

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

122

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

248

﹣﹣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甲苯、100mL水和4.8g (约0.03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g。

(3)纯度测定:称取0.122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mL溶液,用0.010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50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    (填标号)。

A.100mL B.250mL C.500mL D.1000mL

(2)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  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  ;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  ; 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  (填标号)。

A.70% B.60% C.50% D.40%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  的方法提纯。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   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    (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 c ( X ) c ( HClO ) + c ( Cl O ) ,X为HClO或ClO ]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 a值为    

(3)Cl 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 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 2O的化学方程式为    

(4)ClO 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 2、NaHSO 4、NaHCO 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 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 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mol ClO 2消耗NaClO 2的量为    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    kg(保留整数)。

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 )、苯胺( )、吡啶( )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①H 2C=CH 2 乙二醇二甲醚 / CC l 3 COONa

+RNH 2 2 HCl NaOH

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5)D的结构简式为   

(6)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   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   

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 2+与Fe 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    

(2)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 1)如表所示。I 1(Li)>I 1(Na),原因是    。 I 1(Be)>I 1(B)>I 1(Li),原因是  

I 1/(kJ•mol 1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3)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杂化轨道类型为    

(4)LiFePO 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LiFePO 4的单元数有    个。

电池充电时,LiFePO 4脱出部分Li +,形成Li 1 xFePO 4,结构示意图如(b)所示,则x=   ,n(Fe 2+):n(Fe 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