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轮船招商局成立引发外国轮船公司不安
②唐胥铁路的火车开始运输开平煤矿的原煤
③北京丰泰照相馆开拍电影《定军山》
④政府命令警察督查民众的 “剪辫”行为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③④ |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上述材料表明
A.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认识不深 | B.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
C.中华民国的成立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D.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 |
湖南某中学高三十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讨论,下列发言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 D.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 B.引进西方价值观 | C.实行专制政体 | D.实行民主革命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 |
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 | B.大同小异 | C.正好相反 | D.互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