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解史”是回顾和缕析中苏(俄)关系发展史的一个比较可观的方法。按照历史的推演顺序和发展框架,中苏关系可以循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性问题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
时间 |
中苏关系及影响 |
| ① |
20世纪50年代 |
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在外交上处于孤立地位 |
| ② |
20世纪60年代 |
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
| ③ |
20世纪70年代 |
中国开始调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
| ④ |
20世纪80年代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摆脱苏联模式,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
| 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 |
| 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 |
|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 |
| 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 |
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
| A.阻止了白银外流 | 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 |
| 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 | 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 B.三省六部制 |
| C.内阁制度 | D.军机处制度 |
某外国学者研究唐代农业生产时引用范成大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范成大的诗激情浪漫,其诗不足以信 |
| B.范成大是唐代田园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令人耳目一新 |
|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详加考证 |
“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
|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 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