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确定每年的9月 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下列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1945年9月2 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在美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②1945年9月2 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③民主党派“九三学社”正是为了纪念9月3日而命名④1945年9月3 日,二战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举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9世纪的欧洲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幅招牌吸引人,公司的各样商品多的好象是要流出门的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地大量的廉价原料涌入欧洲 | B.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人口激增 |
C.殖民扩张使的市场扩大,需求量高 |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
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 跃!》。它反映了:
A.当时农副产业丰收 |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D.当时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殖民活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D.殖民活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
据时人1846年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对这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耕织分离 | 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近代企业产生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戊戌变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