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面的化学结构式回答问题。

(1)该式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2)该式表示________化合物,含有________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这种反应叫________ 。
(4)该式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
(5)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90,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2)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如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中括号内填图中数字,其余用文字回答)

(1)该细胞是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等结构。(填标号)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3)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
(4)该细胞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与一起构成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5)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出现的结构有(填标号)
(6)该细胞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 (填标号)
(7)若该细胞是人体的肝脏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间期,则该细胞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问题。

图1是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
(1)图1中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2) 图1中神经信号在⑥处和③处的传导(传递)有什么不同?

图2所示为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C代表器官,①、②、③代表激素,Ⅰ、Ⅱ代表作用过程。

(3)若图2中所示腺体为睾丸,其分泌的睾丸酮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Ⅰ和Ⅱ所示作用过程会 _______(增强/减弱),预测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4)当人从温暖的空调房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体温调节过程,简述其调节过程
右图3中A表示激素运输至靶细胞的过程:B表示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 的运输到达靶细胞。如果胰岛素与B中的⑦结合,则靶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促进等。

Ⅰ: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Ⅱ:英国某地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生活在长满灰色地衣的树干,但也有个别突变型为黑色蛾。19世纪中叶后,工业污染导致该地区的树干变黑,黑色尺蛾的数量迅速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尺蛾和灰色尺蛾(是、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他们彼此间不存在隔离。
(2)在不同环境下,两种尺蛾的数量差异是的结果。
(3)尺蛾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当环境逐渐受到保护,树干上的地衣恢复生长后,色尺蛾的生存机会逐渐减少,这将导致控制该颜色的基因频率

假如有两种纯种小麦,一种是是高秆(D),能抗锈病(T);另一种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以下两种不同的育种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高秆抗锈病→F2 矮秆抗锈病→F3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B:矮秆抗锈病→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
(1) A方法为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2) A方法中,F2矮秆抗锈小麦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符合要求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 ,占植株总数的
(3) B方法为育种,①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