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们在社会和群体中生活,都有对生活的强烈渴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同时,也希望将自己的友谊献给他人。朋友处在困境时,你尽力支援一下;朋友心灰意冷时,你送他一句暖心话;朋友在堕落的边缘时,你拉他一把----这些会使朋友终身难忘。
材料二:小强是一名中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别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但他却害怕因此而耽误自己的学习,总是说:“你自己想去!”有时他还欺骗同学说:“我也不会。”他平时经常给同学起外号,当其他同学给他诚恳地指出缺点时,他认为别人是在有意为难他。为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原有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强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孤单,可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小强不能获得友谊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3个方面。
(3)小强没有交到朋友,感觉越来越孤单,他很烦恼。请你告诉小强如何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
【感悟·成长】材料一:以下的八年级同学小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情境。
情境一:为了让我多些学习时间,妈妈一声不吭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我很反感。早晨妈妈5:30起床做饭,为了表示我的不满,我故意吃得很少。
情境二: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老师说:“这次期中考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你不够努力。“我听了很难受,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
(1)情境一中小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你认为小明加强与妈妈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2)结合情境二,小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
材料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情境三:小红是班长,每周两次的读报课,同学们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让他很头疼。但自从他在星期天利用手机收听了人民网、新华网、《读者》、《青年文摘》等微博后,及时、短小、有趣、丰富的资讯让小明把沉闷的读报课变成了有趣有益的“读微课”。
情境四:上课刷微博、晚上就寝摇微信、QQ聊天、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3)情境三、四共同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
(4)根据情境三、四,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
[尊重,从我做起]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27万人,对人数众多的毕业生来说,尝到了“就业难”的滋味。某些单位、企业招聘时出现了屡禁不止的“就业歧视”,如:某大型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对身高、学历户口、相貌、性别有具体要求。由此一些毕业生发出了呼声:“我们成弱势群体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难有哪些原因?
(2)高校毕业生是不是弱势群体?我国有哪些弱势群体?
(3)请你说一说单位、企业招聘时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
[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
材料一:在今年“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超出600多亿。消费者告别了传统的耗时费力的方式,现在只要点点鼠标,足不出户便可购买心仪的东东。
材料二:漫画(见下图)
材料三:欧美国家电子商务领域的诚信评价系统比较发达,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网站相应的诚信标志。九成以上的网上购物者认为诚信标志很重要。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为什么要建立诚信评价系统?
(3)结合材料二、三,请你从网民、国家角度分别为保障网络安全购物出谋划策。
[青春,把握情感]
2014年11月,宁波某初中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前往旅店开房,因为没有身份证,被工作人员发现……众网友看到此新闻,议论纷纷,(见下表格)。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网友(学生) |
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男女生一起开房,可能是玩累了要休息。 |
(1)请你谈谈关于男女生交往的二个正确做法: |
网友(母亲) |
哎,孩子,我真的不理解,因为他(她)与我们有代沟了 |
(2)作为孩子,要学会与父母沟通,请问有效沟通前提、关键各是什么?( 2分) |
网友(工作人员) |
学生对青春期的情感有好奇心,但要把握好。 |
(3)作为工作人员,为学生把握青春、情感提二个金点子。 |
我 |
学生早恋之我见 |
(4)我的观点: |
【走进社会实现自我】
据中国网报道: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往年,不少学生的漫漫长假就这样悄然流逝了。然而今年寒假,上海某开发区的孩子们有了新过法—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以下是各种活动中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1月15日至21日,10余名中小学生自发举行了慈善义卖,在悬挂着“您充满爱心的一双手就能让一个心脏持续跳动”的条幅下面,孩子们卖力地摆起了年货,通过几天的努力,共筹集了10722.5元善款。然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带着爱心款来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部,将义卖所得到的善款亲自送给马上就要返乡的青海贫困先心病患者。
镜头二:1月25日上午,国际小学的学生们与紫云社区的热心居民一起对昱泉园和荣鑫园门前路段进行环境清整。学生们手里拿着夹子,小心翼翼地捡拾路边垃圾。虽然天气寒冷,孩子们却饶有热情,干的热火朝天,一个个活泼又认真的身影成了路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上海某开发区孩子们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自己的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