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交通规则就在我们身边,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以为然。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人只不过淡淡一笑,说:“违反了,最多罚点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职责。无视交通规则,在马路上抢道、打打闹闹、闯红灯、骑车带人等,都可能造成大大小小的灾祸。
材料二: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调查小组,在七年级同学中开展了调查活动。下表是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百分比类别 |
有 |
否 |
近一年,过马路时是否闯过红灯 |
80% |
20% |
闯红灯是否有生命危险 |
68% |
32% |
闯红灯是否有过身体伤害或有过惊险 |
26% |
74%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的调查结果给我们什么警示?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的严查严处有何积极意义?
(3)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优秀文化·我们传承]
[领略•中华文化]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上的讲话强调: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1)举2个你所了解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
[品读•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请你谈谈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传承•优秀文化]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家规祖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好家风,我传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3)写出值得你骄傲的家风和传承家风的具体行动。
[知识梳理·学会学习]
阅读2014—2015学年初中版《时事》第2期《法治护航中国》一文中的有关段落,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第21页第3至7自然段(但“法治中国”建设……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这部分内容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建设“法治中国”体现了九年级课本中提到的什么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要求是什么?
(3)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只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谈到苹果公司成功的秘诀时,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领袖与跟随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创新。”
材料二:2015年全国科技大会1月10到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全面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材料三:2015年1月9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决定将2014年度最高国家科技奖授予我国核物理奠基人之一的于敏院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于敏院士颁奖,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三则材料强调的共同问题是创新,为此某校要求九年级各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此次主题班会拟定一个主题,该校开展这样活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三说明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实施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关键是落实
(3)在注重创新的新时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式发展方式亮起了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
材料二:2014年7月6日《新闻联播》报道,安徽省以铁路、公路、江河沿线以及省际、城市、景区周边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安徽省从去年开始,吸引社会资金对废弃矿山进行复绿。
(1)我国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2)安徽省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体现了我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3)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和安徽省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这些做法有何意义。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几个低碳生活的例子。(至少3例)
针对下列实际情况,发表正确的看法。(12分,每小题4分)
(1)学校开展汉子听写大赛。同学们踊跃参加,可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小鸣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
小鸣的观点是
理由是
(2)每年的9月14日是世界清洁地球日,学校开展社区清扫卫生志愿活动,小强认为社区卫生是政府部门的事,因而拒绝参加。
小强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是
(3)我看到悬挂在校园旗杆上的国旗破损了。
我应该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