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可能显酸性 |
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则甲和X(要求甲和X能互换)不可能是()
A.C和O2 | B.SO2 和NaOH溶液 | C.Cl2和Fe |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0.5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H |
B.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
C.7.8g 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D.80mL 10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A.蒸发 | B.过滤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常温下,加水冲稀时的值明显减小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K+、Cl-、NO、CH3COO- ②K+、Fe2+、I-、SO ③Ba2+、Cl-、NO、Na+
④Na+、Ca2+、Cl-、HCO ⑤K+、SO、Cl-、NO
A.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④ | D.②③⑤ |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角度来考虑下列反应原理,不属于同类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 | B.实验室制备氨气 | C.实验室制氢气 | D.实验室制一氧化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