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3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molA、1molB、6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
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 |
D.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
B.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C.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则x为()
A.3a+b-c | B.c-3a-b |
C.a+b-c | D.c-a-b |
向MnCl2溶液中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溶液中含有的Cu2+、Pb2+、Cd2+等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从而得到纯净的MnCl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S具有吸附性 |
B.MnS有还原性,将Cu2+、Pb2+、Cd2+还原后除去 |
C.MnS溶液度大于CuS、PbS、CdS |
D.MnS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 |
B.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
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 |
D.若a为粗铜,b为纯铜,该装置可用于铜的精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