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隋炀帝从东都洛阳出发游玩江都(扬州),先后要经过哪两段运河?
(2)现在的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元朝大运河,元朝开凿了哪两段运河?
(3)大运河的开凿有哪些作用?
读下图,阅读品味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回答问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上图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战役?
(2)这次战役西起地点在图中________地即__________;东止地点在图中__________地即________。
(3)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在________地,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4)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5)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_______,诗句的寓意是_______。
(6)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朝代(政权)的名称。
(7)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严禁人民反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
读后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三个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条约分别是
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3 分)
(2)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列强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侵略权益。(要求:进行概括,不能照抄原文)
(3)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和______。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
——(法)雨果
请回答:①.“夏宫”是指,它是在战争中被焚毁的,这次战争发生于_____至_____年。
②文中的“两个强盗”是指______和______。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的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请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是______。今年(2012年)是纪念辛亥革命___周年? (3分)
(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建立了一个什么国家?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功绩)和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
(4)以上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你认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革命任务应该交给哪个阶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