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纺提出法律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六条 国务员及其委员得于参议院出席及发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 担负责任。凡总统命令,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 以保其安全焉。
《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须得参议院同意。其事行之多室碍,固亟宜修正者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1)据材料一,指出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部门与人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在位的临时大总统是谁。据材料二,概括宋教仁主张实行的政体及其实质。
(2)结合材料二中有关修改《临时约法》的理由,谈谈你对《临时约法》作用的认识。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指出材料一中高雅文化的市民化在宋元时期的主要表现,并举例说明。(6分)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一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2)概括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
(2)据材料二分析“儒家学说取得非凡成功” 的原因。
材料三东西方的思想碰撞
(3)两位思想家在关于“人”和“道德”方面各有何名言,他们都重视什么问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材料二“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炎培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炎培教育思想的认识。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7.12
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 “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