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引自吴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改造问题》一书,该表能够说明当时( )
| 项目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
4257 |
6553 |
9297 |
10880 |
13401 |
13358 |
| 指数 |
100 |
154 |
218 |
255 |
315 |
314 |
| 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
4357 |
5928 |
6801 |
7848 |
7222 |
6878 |
| 指数 |
100 |
136 |
156 |
180 |
166 |
158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经济恢复
C.和平过渡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原则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合中国国情
陆南泉在谈论苏联经济时说:“落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用集中的方式来整合它的资源,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落后地区,但是这个过程也存在很多弊端和潜在的问题。”作者评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斯大林模式 | D.赫鲁晓夫的改革 |
阅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图》,符合其逻辑关系的是
| A.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
| B.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9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
| C.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 D.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
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 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 | 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 |
| 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D.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
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
| 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下表为轮船招商局在1873年~1884年发展阶段商董(入股人)社会背景表,表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姓名 |
唐廷枢 |
徐润 |
朱其莼 |
朱缙 |
刘绍宗 |
陈树棠 |
范世尧 |
| 职衔 |
商总 |
上海商董 |
上海商董 |
天津商董 |
汉口商董 |
香港商董 |
汕头商董 |
| 背景 |
买办 |
买办 |
官员 |
官员 |
买办 |
买办 |
—— |
A.买办是洋务民用企业主要投资者
B.轮船招商局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斥
C.轮船招商局具有官商合办的性质
D.轮船招商局是资产阶级民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