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中填数字与字母,______上填文字)

(1)若图一的分泌物是促甲状腺激素,则此细胞表示的是_________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加工、成熟最终在图中的[   ]__________完成。该细胞在完成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后,膜面积会相应减少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_。图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2)若图一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则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3)若图一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3H首先出现在__________上,接下来的运行路线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___________。
(4)若图二表示某一神经元的细胞膜,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乙酰胆碱刺激后,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此时b物质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
(5)若图二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较少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
(6)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②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②具有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曲线OH段说明
⑵曲线HB段说明
⑶曲线上C点表示
⑷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区间。
⑸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非曲区间。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
数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2)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中,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3)如果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在植株A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量等关系如下图(图一)所示: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设计了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的两级连续培养装置(图二),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曲线图与甲装置的用途可知,甲装置内的温度、pH应分别调节为。
A.33℃和4.3 B.33℃和5.5C.37℃和5.5 D.37℃和4.3
(2)发酵过程中,通气装置控制阀应。
(3)在生产实践中,当甲装置内的细菌处于期时,可让甲装置中的培养基大量流入乙装置,这样有利于乙装置中细菌较快进入期,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从培养液中提取食品香料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馏C.萃取 D.沉淀
(5)如下图为该生产食品香料的代谢途径,若要大量合成食品香料,可采取的措施是:。

下图是微生物发酵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培养基配制好后,一定要灭掉培养基中的。其目的是防止,防止。
(2)在发酵罐中发酵时,若要提高发酵罐中的溶氧量,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调整;
②调整。
(3)若⑥是单细胞蛋白,则⑥代表的发酵产品是。

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目前采用①已经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
(2)在发酵过程中,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这说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采用了的发酵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常需增加通氧量。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产物时,还要采用②等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提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